高考可以取消吗我们为什么不能没有高考对话

—对话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高考改革也在向更深的层次迈进。以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我国开启了自年恢复统一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的一轮高考改革。

高考这十年,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未来高考综合改革又将走向何方?新高考给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这一代人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对话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系统地梳理和回顾这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以来的成就与挑战,以及就“高考可以取消吗?”“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高考?”“人人都能上大学的今天,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等热门话题展开对话和交流。

嘉宾介绍

刘海峰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介绍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高考综合改革画上阶段性句号

成绩与挑战并存

陈志文

刘老师您好,很荣幸邀请到您参加我们“教育这十年”的访谈。6月27日,第五批高考改革省份启动。年到今天,8年过去了,第五批八省市启动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高考综合改革画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其实此次高考改革,原则上应该从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算起,正好10年了。从您的角度看,我们这一次高考改革取得了哪些成绩,或者说有什么收获?

刘海峰

其实您也是高考改革研究的专家,而且是特别有见解的专家。我简单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我们通常讲的新高考改革,实际上用学术语言比较正规的叫法是高考综合改革,是从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以后实行的。

从年上海、浙江两个省市推行3+3的科目改革以来,到现在是推出了五批,像您讲的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这一次高考综合改革,或者说以科目改革为标志的新高考改革,它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改革幅度最大、影响面最宽的一次改革。典型地体现出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特性,因为它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它的影响面,影响的幅度或者说深度都是相当大的。

我觉得,新高考改革积极的方面很明显,大概有几个方面,第一,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就是增加了考试招生的多样化,还有学生、高校的选择权,这个主要是相对于原来的文理分科,大文、大理两类而言。原来只有非文即理这么两种选择的可能,现在上海3+3,一下子增加到20种的可能组合。浙江省是7选3,是有35种可能的组合,当然实际上大部分不会选择,但是理论上提供了那么多组合。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以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可能有自己的兴趣专长,我只兴趣在理化生,或者只兴趣在政史地。那么现在他可以跨文理来选考,这为学生拓宽了选择性,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很有好处。所以在刚开始试点的时候,上海、浙江很多学生他们的选择空间、机会大大增加,乃至于课表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一个说法叫“一人一课表”,每个人的课表不一样。

在浙江省,第一轮的新高考试点的时候,有百分之七十几的考生,是跨了原来的文理来选考的,当然我们也应该客观看到,这一种跨文理选考,也不完全都是他们真的兴趣,有些人可能只是考虑有利于自己怎么来拿高分的。但不管怎么说,有百分之七十几还是很高的,突破了原来文理分科,非文即理的模式。

陈志文

我记得大概是在73%。

刘海峰

对,这是第一个好处。新高考还促进了高中的多样化办学,原来各个学校都是千校一面,办不出什么特色,现在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各个学校都根据自身的特色,也就是学生选考的比较多的组合,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不同特色。有的学校条件比较好的,有大走班,走班的幅度很大,面积很大,有的学校走班就是比较小,或者是有的讲说中走班、小走班,或者是微走班,这个就很不一样,本身选考不同,班级组合方式不一样,这个差异比较大,所以过去讲的这个千校一面的情况是有相当程度的改观。

第二个好处,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高考的压力。尤其是浙江省第一轮试点,刚开始,他们的选科考试时间是安排在4月份和10月份,不在高考的6月份,这样改变过去了只在高考一个时间点来考试,考生的心理压力,各方面的压力特别大。其实选考科目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高考科目,它名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但实际上既然是带入总分计算,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是水平考试,而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实际上就变成高考性质了。

安排在4月份、10月份,虽然也是跟高考性质差不多,但是考生的心理压力,还有家长的焦虑程度,远远不如高考,考场周围也不像我们现在每年高考,各地都是家长那种非常焦灼的眼神看着里面,那种压力是非常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考生的考试心理压力,包括家长的、社会的压力。

第三个好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高校进行一些专业的调整或者改革。因为现在这种比较多样化的选择,特别是浙江省的先专业后学校的报考志愿方式,会倒逼高校整合,或者说改善、改进一些专业的设置,至少科目、专业的整合是有所调整的。

陈志文

高校招生上被迫搞大类招生,实际这会推动学校的大类培养。

刘海峰

对,我们还是提倡能够宽口径一点,现在这样还是有明显的好处,这是第三点。

陈志文

我觉得其实从原来方案设计上,至少从制度设计上,有一点还是很突出的。高考恢复四十多年,我们很少在招生上动作,即便有动作都是小范围测试,比如说自主招生。但是这一次明确提出,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当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在各省市小范围试行,并没有真正大面积推广开。所以现在的高考改革也经常讲说“两依据一参考”,就是综合评价只是一参考,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明显的特点。所以这次也是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在招生上搞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也就是说不唯分数,或者去唯分数化。

当然还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从这次高考改革国务院文件来看,这个文件当时讲了三个有利,第一个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第二个是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择人才,第三个是有利于公平,虽然是并列关系,但实际上还是有顺序的,这个对高考的定位实际是有调整的。

原来高考就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的,现在首先强调了第一点,有利于教育改革,换句话讲更多的是有利于基础教育的一些改革,本质就是配合新课改与新课标,就是我们希望发挥指挥棒的反拨作用,改变“你怎么考,我怎么教”,希望变成“我怎么教,你怎么考”,所以后三门改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地方命题,换句话讲,把这个指挥棒要交还给基础教育手里,这是这次高考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

所以总结一下,第一个是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虽然最后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都是小范围的,但也是第一次系统或者全面提出了这一点;第二,希望通过高考改革来反拨、引导基础教育,这就是为什么改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我就补充这两点。

刘海峰

很好,讲得很充足。

陈志文

刘老师,我们经常讲这次高考改革是历史上最全面,最系统,最彻底的一次改革,坦率地讲,也遇到了最全面、最系统、最彻底的挑战,所以我们中间停过两年,就是年和年,年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年那次暂停,是因为我们的确遇到了一些挑战,其中比如说高考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问题,还有赋分制度的问题等等。在您看来,我们高考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或者问题?

刘海峰

这次高考改革,我们讲以科目改革为标志的新高考改革,它好处很大,成效很明显,但是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挑战也很大。

我曾经在年6月份,也就是在年4月份江苏等8个省市同时推出3+1+2的改革模式后,发表过一篇论文,题目是《新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改进》,对新高考改革遇到的问题,提了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考试负担的问题。尤其是在第一轮的浙江省比较明显,虽然它把考试选考科目的时间放在非高考的时间进行,但是刚才我讲了,毕竟它性质发生改变,名义上是基础教育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际上只要一旦选考,它的性质就是高考,而且是%带入总分录取的,它就不像过去会考时代软挂钩,它是全挂钩的,还不仅是硬挂钩,而是全挂钩。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会拼尽全力来拿高分,像浙江等试点省市,都是按分来赋分的话,大家都会尽可能拿到满分。

这样一来,虽然考试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分散到非6月份的时候,但是总的压力,总的负担并没有减轻,而且在浙江省刚开始试点的时候,总负担可能还增加了。因为考试压力,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是可能会裂变的。当时我们调研的时候,我印象很深,有一次座谈,杭州二中当时的校长讲到,杭州二中是浙江省最好的高中之一,过去在老高考的情况下,高一、高二的同学,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才艺表演活动发展做的不少,但是新高考一来,从高一就开始(当时第一轮的时候,高一就可以选考),大家不敢去做这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的活动了。一开始就去选考,去拼命拿高分,他的学习负担从高一就开始,就不是以前的高三,相当于上了三年的高三,所以在当时是有这个问题。不过后来改进了。浙江省4月份和10月份的选考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改成1月,以及和6月份合在一起,这样无论对于学生学习的安排,还有考试安排都会减轻许多压力,这个是第一个问题。

陈志文

现在第三批以后考试就一次,都和高考时间重叠。

刘海峰

对,但是浙江省还没有。我记得是在年4月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改革组,还有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部分委员,当时受教育部委托,对即将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第二批的省市,也就是北京、天津,以及山东、海南等进行督察,考察。我们分了两个组,我参加这组是到海南和山东,到海南的时候我印象深刻,他们准备实行的选考科目的时间,就排在6月份的9号、10号来考,我一听,就觉得很好,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因为只要是高考,我们国家是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国家教育考试,要保证它的公平性、安全性、可靠性,政府部门要动员20个部门来齐抓共管防止作弊,保证安全,还有保证各方面的秩序,调动多少社会资源。选考科目实际上相当于高考,这些也不能马虎。所以我当时一听,觉得他们这个方案非常好,删繁就简。

陈志文

都选在高考日是比较合理的,也是实事求是。所以今年高考,因为疫情,上海推迟了一个月。教育部开发布会说其他地方高考正常进行,6月7、8两日举行考试,结果有一些媒体和舆论误解,说是不是因为疫情把高考的时间从三天压缩成两天了?这是因为不了解,新的高考综合改革后,高考时间只有两天,科目就是考语数外,后边已经不再是高考科目了,是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地方事权。

刘海峰

名义上不是高考,实际上跟高考没有什么两样。

陈志文

对,作为高校的录取分数依据,它就天然具有高考的性质。

刘海峰

因为它完全是一种竞争性考试,不是水平性考试,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最主要还是从第一批的试点来看,主要是弃考物理问题。因为后三门6选3,或者7选3,像物理、化学,跟政治或者生物地理,客观地讲,学科的难度、学习时间的投入量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从趋易避难,或者说趋利避害的角度出发,他会去选一些比较可能拿高分,或者他认为可以有利于他的这种科目来选考是很自然的,必然会发生的。

物理科目,因为学习难度比较大,在第一批试点中就出现很多人弃考物理这一种情况,接下去两三年更明显,所以后来才为了避免选考物理的人太少,导致学生科学素养的下降,采取了保护政策。像浙江、上海,采取划定一定人数比例的这种保护政策。当然后来随着教育部,还有浙江省也出台了关于高校招生的科目指引,尤其去年发布通用版以后,实际上这个问题大部分解决了,因为你只要报考理工农医的学科,绝大部分都要求必选考物理和化学,等于是在招生环节把笼子或者篱笆给扎好了,你想高考以后录取机会比较多,就必须要去选考物理科目。

这个解决的是弃考物理的人少,但是第三批的试点,像江苏省刚开始要摸底选考的时候,化学也很多人弃考,后来也采取了这种保护措施。后来科目指引的通用版出来以后,这些问题基本上不存在了。

但是即使是现在3+1+2,还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物理、化学,如果要考理科必考了,其他科目是不是难度就一样呢,我们现在都还是采取一样的百分制来赋分,也还是会有同样的问题。

陈志文

补充一下,第二个问题实际两头解决,一头是从3+3变成3+1+2,就是物理和历史作为限选科目,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另外一方面,从高校端下手,虽然学生有选择权,但是我从高校人才培养角度来讲,出了“指引目录”,从试用版到通用版,从高校端也进一步提高了选考要求。也就是说两头都去扎这个篱笆,那么这种现象就得到了基本的遏制。

刘海峰

是,第三个问题还是科目的赋分问题,刚才也谈到了,有物理、化学的问题,但是即使是3+1+2,物理和历史必选以外,其他的这些科目里选两门的情况下,难度还是有不同,尤其群体不一样,而我们的录取模式是按总分录取,也就是分分计较,每一分必争的情况下,这种赋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因为物理和历史用原始分带进去以后,虽然它的区分度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其他的三门或者二门是按等级赋分,或者是第三批以后的是按从分到30分,每1分一个梯度,区分度增加了,我觉得比这个11个等级,或者21个等级还是科学一点。但还是有一个问题,当年按原始分记录总分的时候,物理或者历史能够拿到分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少量人可以拿到九十几分,可能很多也就七八十分,可是另外两门赋分是有1%的人是分,这个的分值,它是高于物理和历史了,所以历史和物理相对来讲,它的重要性反而下降,这个新的问题凸显出现了。所以赋分的问题即使进行“3+1+2”的改革后还是一定程度上存在。

第四个问题,我觉得,新高考操作比较复杂。高考原来是一个大一统的统一考试,好处是非常高效、公平、可操作性强,可比性强,但是过于单一、统一,没有多样化,那么新高考是多样化非常明显,就是选择性增加很多,但是操作比较纷繁复杂,学生要填报志愿也是感到很复杂。特别新高考刚开始的时候,不要说考生和家长,就是我们这样的高考研究者或者是中学老师都弄了好久才弄明白,所以这就是高考改革中有一系列的两难问题。我曾经系统梳理过,高考改革有八对两难问题,其中有一对就是,多样选择灵活多样与纷繁复杂这一方面的矛盾。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之间,是一个两难问题,也是一对矛盾。怎么处理好这个度?当然还有,比如说物理和文理不分科这种命题难度上把握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我就不再多展开了。

陈志文

刘老师,就像您刚一开始讲的,这次高考改革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强化学生的选择性,但是很遗憾,这个制度设计马上遭到了功利的算计,我们本来是希望孩子能彰显个性,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作为选考科目,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是多数学生和家长,选择的是最能拿高分的。物理选考下降,包含化学遇到的问题,本质是功利算计的问题,您怎么看这种给学生的选择权,以及我们现在遏制这种功利的制度设计?除了制度设计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去引导或者说解决这种功利算计?

刘海峰

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科目,或者认为可能有利于自己拿高分的科目,在新高考的模式下是无法杜绝的,也无法避免的,因为人的天性必然是趋利避害,趋易避难。但是我们新高考的选考科目就是这么设计的。

陈志文

从我角度看,我们给学生选择权,的确是一个进步,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另外一个极端。举个例子,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从国家的需求,国家的发展需要角度来讲的,而不是从个人的喜好,兴趣等等角度来讲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对学生的选择权也不宜过度放大,我也曾经公开谈过这个问题,就是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我们不必过度斥责,那么我们一方面从制度设计,比如说后边政策的调整,实际在限制这个选择权,另外从高校这边拧紧螺丝,从指引目录一,指引目录二到指引目录三、通用版,不断强化对选择的限制,这是制度上的一个回调。

还有,我觉得应该加强宣传引导,比如你选择了物理和化学这种最难的组合,有三大好处,第一上大学容易,上好大学更容易。因为表面上不分文理科,但是选科结构决定了你的分数真正的含金量。比如对3+3地区,我记得清华大学要求人文社科也要选物理,否则理论上你拿了分,但如果没有选物理,你连报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对于新高考改革地区,我们固然算计分数最大化,但一定是在某种前提下。

第二个好处就是更好就业,一般来讲理工科专业,往往比人文社科更好就业,这不止是中国,全世界都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还是尽量去选理科为主的组合。

第三个就是给后悔留下余地。17/8岁还是多变的年龄,变化是正常的,我们需要考虑给孩子后悔留下余地。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理转文还相对容易的,文转理除非你是天才。

刘海峰

那我顺便问一下,您认为应该有多少人去选考物理最合理,比较理想?

陈志文

您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也是关键。坦率地讲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拿出依据哪个是对的。我曾查过美国的AP考试,那一年也是只有19%的人选考物理。我今天不展开了,美国也没多少人选理科,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不止中国人,美国人也一样。但是美国这么搞,他是有原因的,美国怎么解决他的理工科人才的问题?他收割全世界的留学生。

刘海峰

对,大部分是学理工科的。

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

堪称“国之重器”

陈志文

刘老师,您是专门做考试研究的,我知道您原来学历史的,误打误撞进入了招生考试领域,做了一辈子的招生考试研究。那么从您角度看,我们的高考制度,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价值和作用,为什么今天中国人对高考如此重视,事实上高考已经成了全社会的一件大事,全民高考。

刘海峰

好,我确实是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考试研究的专业户,从科举到高考,它有一个必然的延伸,因为在一定意义上科举犹如古代的高考,高考犹如现代的科举,它们的功能、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方面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高考自年建立到今年,已经整整70年了,当然中间有过11年的中断,高考发展到现在,成为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年度的重大社会活动,或者几乎是全民的一种仪式。在欧美一些国家,他们的招生考试的测试、考试,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只有少部分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