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绣春刀——大明锦衣卫
相信大家都看过《绣春刀》这部电影。
沈炼出场捉拿许显纯,遇到了拒捕,对方用的是一柄剑,而沈炼用的则是一把雁翎刀。
这种刀的样式在明代比较普通。
有人说了片名叫《绣春刀》,沈炼是锦衣卫那他所持兵器也一定就是绣春刀。
其实绣春刀这种兵器并无实物出土,也许绣春刀就是普通的腰刀。
《明史》有记,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张爵的墓志里有写“赐四兽麒麟服、銮带绣春刀、银鎁瓢方袋三事”。
9、环首刀——大汉铁骑
环首刀是古代战刀的先祖。
刀柄有环的都叫环首刀,从商代到晚清都有环首刀,形制什么样的都有。
不过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汉代环首刀,目前出土的汉代环首刀绝大多数也都是单手刀。
汉代环首刀一直都是单手刀为主,一般都是搭配盾牌来使用的。
环首刀特点是单面开锋,厚脊薄刃,直脊直刃,刀身部分带有内弧、刀柄首呈圆环形。
当时的骑兵尚无马鞍和马蹬,厚实刀背和直窄刀身的环首刀成了骑兵手里的神兵利器。
8、烈隋横刀——韩擒虎
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起于隋——《刀剑录》
美国纽约的大都汇博物馆,藏有两口“隋刀”。
隋刀环首似为双龙戏珠造型,龙身相缠构成圆环,材质为青铜鎏金。
环首下方连以银质箍套,下面有类似正仓院金银装唐大刀那样的金属环,是穿腕绳用的。
隋朝横刀全长.2cm,从刀鞘上的双附耳来看,是像唐大刀或太刀那样悬挂佩带的。
此外它的刀格也十分别致,两侧伸展又似卷云或如意。
7、大唐陌刀——李嗣业
陌刀,长刀也,刀重十五斤,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唐六典》
史书称大唐陌刀能“人马俱碎”。
人马俱碎?这是什么概念?就像剁饺子馅一样,把人和马都剁成肉泥。
陌刀是一种长柄双手刀,步兵、骑兵均可使用,但以装备步兵为主。
(李)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
这是对唐朝名将李嗣业的一段记载,李嗣业因此成为有名的陌刀将。
6、镔铁双刀——武松
双刀也叫作鸳鸯刀,刀法远比单刀复杂。
除非天资过人或者十几年的勤学苦练,否则根本用不了双刀。
练好了,双刀跟单刀相比,多一把武器的优势是很大的。
一把刀缠住对方刀,另一把刀照脸砸就好了。
但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两手的配合要很好才可以做得到。
实战打起来时机可能只有零点几秒,荡开对方刀的一刹那另一把刀就得趁机钻进对方防御圈,失手的话对方反击还得立刻能反应过来去格挡。
5、古淀刀——孙坚
根据史料记载,古淀刀是孙坚的兵器。
古淀刀源自汉代环首刀,只是在选材、锻造工艺上更加考究。
古淀刀柄长10.5厘米,环首状,扁柄向一侧稍弯曲,中间凹,两侧起棱。
柄、刀间有突出的齿状阑,刀背微凹,刀尖上翘。刀身细长轻薄。
三国演义有这样一段话描述孙坚:“裹赤帻,跨花鬃马,横古锭刀。”
古锭刀是孙坚的传家武器,孙坚在汜水关时使用的就是古锭刀。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转送给了周瑜。
4、五虎断门刀——杨继业
五虎断门刀是外形接近青龙偃月刀的一种长柄大刀,只是在重量上远比关刀要轻。
北宋名将杨继业的兵器就是五虎断门刀。
兴国五年,杨继业在雁门关大破辽军,五虎断门刀威震契丹。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里,有这样一段话:
王语嫣道:“云州秦家寨,拿手的武功是五虎断门刀,当年秦公望前辈自创这断门刀六十四招后,后人忘了五招,听说只有五十九招传下来。姚寨主,你学会了几招?”
3、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不用多做介绍,重达82斤,是后世大刀的开山始祖。
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夜读《春秋》史书的典故,被传为千古美谈。
关羽的名气太大,后面的很多演义小说,也有了很多外形类似关羽的战将。
例如隋唐演义里的魏文通,水浒传里的关胜,他们用的都是青龙偃月刀。
有关青龙偃月刀的最早文献记载,有据可查的是北宋官修著作《武经总要》。
偃月刀在《武经总要》写作「掩月刀」,此处的「掩」是「偃」的通假字。
2、昆吾刀——鱼俱罗(斩杀李元霸)
昆吾刀,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
元霸的实力有多强,不用我多说,他两招就撕了宇文成都,不费吹灰之力。
元霸的力量很强,放眼隋唐无人能敌。
在《兴唐传》,鱼俱罗是“开隋九老”之一,他也是宇文成都的师父。
为了给徒弟报仇,鱼俱罗以90岁高龄出战元霸,用昆吾刀施展拖刀计,斩了元霸。
这只是《兴唐传》的说法,《隋唐演义》里没有。
1、蚩尤战刀——百兵之祖
说起古代的战刀,那排在首位的肯定就是魔神蚩尤的战刀。
蚩尤被后世称为“兵祖”,因为是蚩尤发明了兵器。
那么蚩尤手中的战刀,自然就是百兵之祖。
在《神兵玄奇》漫画里,蚩尤的战刀名为“虎魄”,多次把轩辕黄帝的兵器太虚给打碎。
轩辕的兵器太虚,变成了真的“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