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长风渡》中的朝代大荣王朝是架空的,因为历史上并没有大荣这个朝代,而且剧中的地名也特意模糊了,比如徉州应该就是扬州,悠州其实就是幽州,一开始以为大荣王朝是唐朝的缩影,原因很简单,历史上各地节度使和藩镇割据自立最厉害的朝代就是唐朝,不过看懂之后才明白大荣王朝其实和后周最为相似,悠州节度使范轩被拥立为帝之后建立的大夏自然和北宋最为接近,不妨来看一下剧中的三大佐证。
第一个佐证:顾九思是望都知县县令和知县是有区别的,知县最早出现于唐末藩镇割据时期,那个时候大唐早已千疮百孔,天子形同虚设成为各地诸侯手中的工具,这些藩镇诸侯在自己的实力范围之内安插亲信,但一开始不好直接把原来的县令赶走(因为各地藩镇名义上还是听命于朝廷),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县之内有两个县令并存的情形,藩镇派出的县令被称为“权知县令”或“权知某县事”,这就是知县之名的雏形。
五代时期这种情形愈演愈烈,各府州县的治事权很大程度上掌握于藩镇之手,地方节度使往往以自己的亲信镇守一县,县令几乎形同虚设,顾九思这个望都知县相当于是幽州州治的知县。
第二个佐证:沈明升为殿前司骑军指挥使沈明原本是占山为王的山寨二当家,因为敬仰柳玉茹自愿成为跟班,在望都保卫战中武功高强的沈明立下军功,幽州节度使范轩被拥立为帝之后沈明一跃成为从六品的殿前司骑军指挥使。
殿前司为后周周世宗柴荣所设,显德元年(公元年)柴荣令赵匡胤“一概简阅,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建立殿前军,殿前司正式成立,殿前司所属诸班直、步骑诸指挥其实就是禁军,最高长官为从二品的殿前司都点检(北宋立国后废都点检、副都点检后,殿前司指挥使即为殿前司最高长官)。
北宋殿前司与侍卫亲军司合称“两司”,殿前司的殿前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司的马军都指挥使司、步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三衙”,两司三衙是宋朝禁军的最高指挥机构。
第三个佐证:大荣三世而亡大荣立国时间不长,范轩和周高朗都是开国功臣,天子李繇是第二代皇帝,李繇久病缠身去世之后梁王马上起兵谋反,望都保卫战中被顾九思所杀,算起来大荣王朝历三世而亡。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原先是后汉的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立国之后在位三年传位于养子柴荣,柴荣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后周周世宗,在位五年多北伐辽国之际突发疾病不久英年早逝,临终前传位于幼子柴宗训,不过仅仅半年禁军最高统帅殿前司都检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周同样也是三世而亡。
赵匡胤虽然夺取了后周的江山,但对柴氏却始终礼遇有加,封柴宗训为郑王,仍尊后周符太后为周太后,并立下誓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长风渡》中的幽州节度使范轩发兵勤王,在大荣王朝太子已死以及谋反的梁王被杀之后被拥立为帝,不过范轩并没有继承大荣的国号,而是建立了新的王朝大夏,和赵匡胤一样范轩同样尊崇大荣的太后,太后仍居后宫地位崇高,从这一点来说范轩和赵匡胤有点类似,大夏和北宋同样也有类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