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来自世界的文学著作

北京中科曝光 http://m.39.net/pf/a_6010178.html

单读空间第(十二)期

89.《美国悲剧》

故事取材于一起发生在美国纽约的真实刑事案件,男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思也是以真实人物为原型而创作的。克莱德成长于一个贫穷潦倒的宗教家庭,沿街传教为生。年少轻狂的克莱德在堪萨斯城一家豪华酒店担任服务生,因交友不慎,终日沉湎酒色不可自拔。为了避祸,克莱德前往纽约投奔叔父,并与纯洁善良的贫穷女工罗伯塔·奥尔登相恋。后来,克莱德又结识了美丽的千金小姐桑德拉·芬奇利,这足以让他摆脱贫贱,跻身上流世界。不久,罗伯塔怀有身孕,甚至要求与克莱德秘密结婚。选择穷女工还是富家女?无奈之下,克莱德萌生了谋杀罗伯塔的念头,却在关键时刻发生动摇。不料事不遂愿,女工却在此时意外身亡。

随后,克莱德落入法网,面临裁决。美国正在举行大选,剑指大法官一职的检察官给调查人员施压,要求力证克莱德是凶手。经历助理捏造证据、律师大笔捞钱之后,克莱德仍难逃电椅之刑。上帝救不了他,父母仍在贬斥世俗的物欲,颂扬上帝之仁慈。究竟是美国梦,还是美国悲剧?这部小说将给你答案。

小说深刻展示了20世纪初美国人金钱至上、欲望膨胀的生活观和普遍的幻灭感。年,小说因妓女性行为描写而被判违反马萨诸萨州反淫秽书籍法令,并遭到查禁,这就是公诉人诉弗雷德案(唐纳德·弗雷德是一位纽约出版商)。

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Dreiser,-),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与海明威、福克纳并称为美国现代小说三巨头,知名作品包括前两部处女作《卡丽妹妹》(SisterCarrie)、《珍妮姑娘》(JennieGerhardt)和《美国悲剧》。《美国悲剧》创作于年,堪称德莱塞成就最高的作品,入选《时代》杂志年评选的百大英文小说。

西奥多·德莱塞出生于破产小业主家庭。曾长期在社会底层劳动挣扎。青年时期曾任报刊记者和编辑,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年后倾向社会主义,年应邀访苏,年申请参加美国共产党。德莱塞是倾向社会主义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年访苏前,他的创作仍属批判现实主义范畴。写出了揭露美国社会贫富悬殊、道德沦丧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和揭露金融资产阶级的发家及其必然灭亡的长篇小说《欲望三部曲》(第1部《金融家》,第2部《巨人》,第3部《斯多葛》)。代表作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通过一个穷教士儿子克莱特·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不仅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同时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作者尽管也受社会进化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且把它们运用于人物构思和心理刻画上,但他把他们跟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并未陷入生物和情欲的泥淖,反使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艺术感染力。年访苏后,随着德莱塞政治立场的转变,他的创作也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德莱塞访苏印象记》(),政论集《悲剧的美国》(),短篇小说集《妇女群像()等。德莱塞的主要作品,现都已有中文译本。

90.《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一本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热血青年的书。周国平先生在认真研究了尼采的生平和著作的基础上,根据第一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把尼采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人来分析,从而尝试着对这位人生哲学家和诗人哲学家作出全新的理解。《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第一本正面评价和热情肯定尼采的专著;同时,作者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能引起读者一定的共鸣。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是周国平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并且这也是一部经典之作,历时二十多年而长盛不衰。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而周国平从全新的角度,满怀热情的探讨这位哲学家和他的哲学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前言

这里向你介绍一位你肯定久闻其名、但未必知其究竟的人物。

他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

谁没有听说过尼采呢?可是,在听说过他的人中间,有多少人读过他的著作呢?如果你不想再根据由来已久的误解去判断他,请打开他的书吧。你是一个热爱人生、带着泪和笑感受和思索着人生的人吗?你将被他的同样的热情和真诚所感动。你是一个美的追求者和鉴赏者吗?你将陶醉于他的文字之精美和风格之奇特。你仅仅是一个冷静的研究者?好吧,如果你在他身上探溯现代西方种种思潮的源头,至少你不会完全白下功夫。

当弗洛伊德正在酝酿他的精神分析学的时候,他吃惊地发现,尼采早已道出了他的基本思想。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和一切存在主义者都把尼采看作为他们开拓了道路的人。许多西方作家一接触尼采的作品,便终身成为尼采迷。而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的号召,预示了西方社会价值观念根本变化的一个时代。不了解尼采,就不可能了解我们这个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潮、文艺思潮和社会思潮。

尼采不是作为学者、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事哲学活动的。他把他的个性完全融到他的哲学里了。他没有隐瞒什么,也没有编造什么。读他的书,你就好像看到了他这个人,优点和缺点一齐呈现在你面前,精华和糟粕同样耀眼醒目。他的见解或者精辟之至,或者荒谬绝伦。你有时会微笑,有时又会摇头。你不可能无动于衷,你也不可能赞同他的所有见解。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会对他的学说进行科学的考察和批判,一个存在主义者也不会全盘接受他的思想。这个著名的偶像破坏者注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偶像,而他期待于后人的也只是爱和理解——他生前最渴望也最欠缺的两样东西。

本书把尼采当作一位人生哲学家看待。他最关心的是人生意义问题。由他所开创的从生命哲学到存在主义这个哲学流派并不试图为所有人制定一种普遍有效的人生立场,在它们看来,哲学的使命乃是投一光束于人的内心,促使每个人去发现他的真实“自我”,去独立地探寻他的生活意义。如果要说普遍性的原则,尼采只确定两点:第一要有健全的生命本能,第二要有超越的精神追求。本能和超越。生命哲学发挥了前者,存在主义发挥了后者。在人生这棵树上,尼采欣赏的是茁壮的根和美丽的花朵。他之厌恶现代文明,是因为现代文明使根萎缩,使花朵凋谢,本能和精神双重退化,人变得衰弱而平庸了。

愿你从本书中得以一窥尼采思想的真实风貌,当然也请你记住,这真相是透过作者眼睛的折射的,也许会走样。我们只能希望有更多的尼采著作翻译出版或校订重版,使更多的人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位独特的思想家。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研究尼采思想的工作就可以真正开展起来了。

精彩书摘

看哪,在远处迎候我们的

是死亡、荣誉和幸福!

——尼采

大自然的星空,群星灿烂。那最早闪现的,未必是最亮的星宿。有的星宿孤独地燃烧着,熄灭了,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到达我们的眼睛。

文化和历史的星空何尝不是如此?

一颗敏感的心,太早太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潜伏的病痛,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可是,在同时代人听来,却好似疯子的谵语。直到世纪转换,时代更替,潜伏的病痛露到面上,新一代人才从这疯子的谵语中听出了先知的启示。

一百年以前,这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携带一把绿色的小伞,一个笔记本,漂泊于南欧的山巅海滨。他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抒内心之焦渴,激烈而唐突。然而,世界几乎把他遗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才小有名气,但也不过是小有名气而已。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他对他身后的声誉是充满信心的: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总有一天我会如愿以偿。这将是很远的一天,我不能亲眼看到了。那时候人们会打开我的书,我会有读者。我应该为他们写作。”

二十世纪的序幕刚刚揭开,尼采溘然长逝了。今天,当我们这个世纪也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倘若要探溯本世纪西方思潮的源头,我们发现确实不能撇开尼采。漂泊者早已倒下,他的影子却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有人说,在上个世纪的思想家中,若要举出两位对本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当推马克思和尼采。的确,他们都不是学院式的哲学家,他们的影响都远远超出学术界的小圈子,而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意识。

人们对马克思已经谈论得很多,尽管不乏惊人的误解,现在,请允许我们稍稍结识一下尼采。

人的命运真是不同。许多人终其一生,安居乐业,心安理得地接受环境和时运替他们安排的一切,悠然享其天年。可是,像尼采这样的人,有着一颗不安的灵魂,总是在苦苦地寻求着什么,精神上不断地爆发危机,在动荡中度过了短促的一生。

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真的,尼采的个性,注定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

年10月15日,尼采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个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未满五岁时,父亲病死,此后他便在母亲和姑母的抚育下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年,二十一岁的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语文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语文学。对于一个牧师世家的子弟来说,这不啻是一个反叛的信号,后来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敌——“反基督徒”。与此同时,这个曾经与同学们一起酗酒、浪游、殴斗的青年人,突然变得少年老成起来。他退出了学生团体,离群索居,整日神情恍惚,冥思苦想。

这是尼采生涯中发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机。眼前的一切,这喧闹的大学生生活,刻板的课程,琐碎的日常事务,未来的学者生涯,刹时显得多么陌生啊。难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或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考试吗?他心中酝酿着一种使命感,要为自己寻求更真实的人生。

91.《皆大欢喜——莎士比亚》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弗莱德里克不顾兄弟情谊,篡夺了自己胞兄(即罗瑟琳的父亲)的公爵之位,把公爵赶走,使他被迫流亡在森林里。被放逐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与受到长兄奥列佛虐待的奥兰多相爱。但不久罗瑟琳也被叔父、篡位者弗莱德里克的放逐,不得已女扮男装逃亡到亚登森林,后来与奥兰多不期而遇。受到长兄虐待的奥兰多以德报怨,拯救了兄长,使奥列佛天良发现,并与罗瑟琳的堂姊妹、弗莱德里克之女西莉娅产生了爱情。他们一直和罗瑟琳一起生活在森林里,帮她寻找父亲最终罗瑟琳在森林里找到了父亲,弗莱德里克受隐士点拨,翻然悔悟,将权位归还给了胞兄,奥兰多与罗瑟琳、奥列佛与西莉娅、牧人西尔维斯与牧女菲必、小丑试金石与村姑奥德雷四对恋人喜结良缘,以善胜恶,皆大欢喜。

92.《错误的喜剧——莎士比亚》

《错误的喜剧》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一本滑稽喜剧。剧中主要写主与仆各是一对面貌和形体都十分相象的孪生兄弟,在海上遇难失散后,同在某异乡城市出现,造成许多误认的可笑情节。剧中还就夫妻关系、亲子之爱、手足之谊进行一些严肃的讨论。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团圆。本剧在英美至今上演不衰,同时是有趣的读物。

剧中主要写主与仆各是一对面貌和形体都十分相象的孪生兄弟,在海上遇难失散后,同在某异乡城市出现,造成许多误认的可笑情节。剧中还就夫妻关系、亲子之爱、手足之谊进行一些严肃的讨论。结局是皆大欢喜的团圆。亨利克·显克微支(-),波兰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高等学校语文系学习,后因不满沙俄政府对学校的钳制,愤然离校。年起起任《波兰报》记者。在嗣后十年里,发表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灯塔看守人》即是其中之一。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显克微支转向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年,根据十七世纪波兰人民反抗异族侵略的史料,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年,发表描绘古罗马基督教徒悲惨生活情景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年完成的长篇名著《十字军骑士》,取材于十五世纪波兰、立陶宛人民联合抗击日耳曼十字军骑士团的斗争事迹,以格隆瓦尔德大战为背景,热情赞扬了波兰和立陶宛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打败入侵者的斗争精神。这部小说虽受到宗教观念和人性论的影响,但它却是生动地再现了波兰人民的光辉历史,渗透着作者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表达了当时波兰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失为波兰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为表彰他“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的显著功绩”,给显克微支颁发了诺贝尔文学奖金。二十世纪后,显克微支的思想逐渐衰退,出现保守倾向。后期致力于写作最后一部小说《军团》,但未完成,年便在瑞士去世。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19世纪末,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

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最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以英、

汉、藏、蒙、粤5种语言,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木偶剧6种形式,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就莎士比亚的天才、成就和声望而言,他的名字未能在本册中名列前茅看来有点离奇。我把莎士比亚排得这样低,不是因为我不赏识他的艺术成就,而是我认为文学艺术人物一般说来对人类历史影响较小。宗教领袖、科学家、政治家、探险家、哲学家或发明家的活动经常影响到人类奋斗的许多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科学的进展对经济和政治事物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宗教信仰、哲学观点和艺术的发展。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那么为什么本册中有文艺人物呢?这是因为欣赏文艺对每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大),换句话说,

一个人可能会花一部分时间听音乐,一部分时间读书,一部分时间作画,等等。即使我们听音乐的时间对我们的其他活动毫无影响(这肯定是种夸张的说法),这一部分时间仍然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无聊时间。一位艺术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我们听、读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很可能对其他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所体验和赏识。在有些情况下,文艺作品或多或少地有些明确的哲学内容,这会影响我们对其他问题的看法。当然文学作品比音乐或美术作品更经常是如此这般。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三幕,第一场)中,莎士比亚让亲王说:“对杀人的凶手不能讲慈悲,否则就是鼓励杀人。”这里提出的观点(不管人们接受与否)具有鲜明的哲学内容,可能会对人们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而不是其他如欣赏“蒙娜丽莎”所产生的影响。莎士比亚在所有的文学人物中首屈一指,这看来是无容置辩的。相对来说,今天很少有人谈乔叟、维吉尔、甚至荷马的作品,但是要上演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肯定会有很多观众。莎士比亚创造词汇的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话常被引用──甚至包括从未看过或读过他的戏剧的人。况且他的名气也并非昙花一现。近四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给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了许多欢乐。由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经接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将来的许许多多世纪里也将会受到普遍欢迎,这一推测看来不无道理。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当然类似的论断适合于每一位文学艺术人物,但是这个因素在评价一般的艺术家的影响时看来并不特别重要)。据统计,莎士比亚用此高达两网格以上。

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当然有些受欢迎的作家的作品也会受到文学评论家的轻视,但是莎士比亚就不同了,文学学者都不遗余力地赞扬他的作品。世世代代的戏剧家都研究他的作品,企图获得他的文学气质。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对其他作家有巨大的影响和不断受到大众的赏识,才使他在本书中获得相当高的名次。某版本的莎翁戏剧集中的序言,有一段这样的话: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他的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孙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在莎翁的历史剧当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伊丽莎白女王呢,当然知道这一点,她并没有下令禁止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小莎从来就没有对女王有任何不敬,相反,他写了很多歌颂女王和她妈妈的剧本,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如果他敢把女王写成反面角色,他早就人头落地了。尽管在哈姆雷特这样的剧中,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样的台词。但是呢,这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界、就坐在舞台对面的包厢里看戏。因为称女人脆弱是一种赞美,反之,如果一女的被说成刚强,则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污蔑。女王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也成就了英国整个岛国上的人民的面貌和气质。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瑟罗,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埃及艳后),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喜剧:错中错,终成眷属,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一报还一报,暴风雨,驯悍记,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等。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约翰王,里查二世,里查三世。十四行诗:爱人的怨诉,鲁克丽丝失贞记,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热情的朝圣者,凤凰和斑鸠等。如今,在他的故居,已竖起了近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他的名声也可想而知。就像中国人研究“红学”一样,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

93.《驯悍记——莎士比亚》

文摘

第4章比恩卡寻师

彼特鲁乔,一位来自维罗纳的绅士,和他的仆人葛鲁米奥到帕多瓦拜访他的朋友霍坦西奥,霍坦西奥听到彼特鲁乔在他的屋外与他不听话的仆人吵架。

“彼特鲁乔,”霍坦西奥打断了他们的争吵,“告诉我,亲爱的朋友,是什么风把你给吹到帕多瓦来了?”

彼特鲁乔告诉霍坦西奥,他的父亲刚刚去世。

“我过来是想要物色一位妻房,成家立业,同时也是出来见见世面。”他坦言。

霍坦西奥马上想起巴普提斯塔说的关于他两个女儿的话,凯瑟琳必须在比恩卡之前嫁出去,但谁会娶她呢?彼特鲁乔吗?

“好啊,”霍坦西奥开玩笑地说,“实话告诉你,我可以帮你介绍一位泼辣坏脾气的妻子。也许你觉得不合适,但她确实很富有……”

“但是,算了……”他犹豫了一下,“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希望那样的事发生在你身上。”

可彼特鲁乔立即对此产生了兴趣。

“我的好朋友,霍坦西奥,”他大声说,“如果你真认识什么女人,财富多到足以做我彼特鲁乔的妻子,即使她像亚得里亚海一样凶悍,对我来说也无所谓。我本来就是到帕多瓦来寻找一桩富有的姻缘的,而且我敢肯定,富足的婚姻一定会是幸福的婚姻。”

于是,霍坦西奥向彼特鲁乔讲述了他对比恩卡深深的爱慕之情,还说了他的情敌葛莱米奥以及比恩卡坏脾气的姐姐凯瑟琳的情况。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问彼特鲁乔是否可以帮助他。

“我自己乔装成一个音乐教师,而你我的朋友,可以把我介绍给巴普提斯塔,这样,我就能向比恩卡表白我对她的爱,而别人也不会怀疑。”彼特鲁乔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他也急不可耐地想见到那位凶悍的姐姐。他们便前往巴普提斯塔的家。

彼特鲁乔、霍坦西奥和仆人葛鲁米奥在街上遇见了葛莱米奥和化装成老师堪比奥的路森修,后者刚被雇为比恩卡的诗歌老师。

“很高兴见到你,霍坦西奥先生。我要到巴普提斯塔家里去,把我刚才遇见的一位年轻人介绍给他,这位年轻人博览群书,我想他会成为美丽的比恩卡理想的诗歌老师。”

“很好,”霍坦西奥回答,我也刚好找到了一位合适的音乐教师来指导可爱的比恩卡。”霍坦西奥还告诉葛莱米奥,他觉得自己可以为凯瑟琳找到一位追求者,如果她果真很富有的话,这个男人就愿意娶她为妻。葛莱米奥半信半疑,他问,这个可怜的人是否知道凯瑟琳的火暴脾气。彼特鲁乔回答说,他不害怕女人的长舌头,比这还狠毒的话他都曾听说过。

过了一会儿,特拉尼奥和比昂台罗来了。“先生们,”特拉尼奥说(扮演成他主人路森修),“能告诉我去巴普提斯塔·米诺拉的家最近的路怎么走吗?”

94.《空白——贾平凹》

《空白》收录了贾平凹-年间创作的新诗三十多首,它是迄今为止贾平凹唯一的诗集。作为贾平凹早期文学创作的一部分,诗歌虽然不像他的散文和小说甚至书法、绘画那样,声名显赫,但却是贾平凹试水文学创作的起点。被誉为鬼才的文学大家,贾平凹的散文和小说写作,文笔优美灵动,充满诗情深意,那么被自己认为不那么好的诗作,到底是怎样一副面容,相信《空白》或许能给爱好者和评论者以满足。

95.《荒凉山庄——狄更斯》

《荒凉山庄》被认为是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最高成就之一,他对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的文字描写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本片讲述了冰美人戴德洛克(葛莉安·安德森饰),终日厮守着一个自己不堪回首的秘密,以及一个无情的律师图荆霍尔(查尔斯·丹斯饰),试图揭开这一谜团的故事。为人慷慨的约翰·贾丹斯(丹尼斯·罗森饰),身陷与往事的纠缠和他的两个年轻的被监护人理查德(帕特里克·肯尼迪饰)和艾达(卡莉·穆里根饰)之间。和戴德洛克女士一样,这些人全部被牵扯进一宗名为贾丹思指控贾丹思的案件当中,如果终审裁决,其中一方将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

本片题材辐射社会纵深,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街头贫民;故事本身则充满了戏剧性,描写手法娴熟;为观影者呈现了一部故事情节和史诗人物的盛宴;作者对19世纪英国政治和司法系统针砭时弊,其警示作用不可小觑。

《荒凉山庄》,在有些提到此书的评论文章里,也被人译为《萧斋》。它卷帙极大,乃是狄更斯最长的作品之一。就整体而言,它是个把惊悚的传奇包裹在道德和人性关怀密网里的故事,让人们看到邪恶的操控支配,报复心态等力量与向上升华的纯真,善良相互争战,最后是善良获胜。而从细部来说,这部小说则有更多意旨了:它谈论爱情,压迫,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个时代的结构与价值改变,体制的不公不义。它是一部万花筒式的众生相。它有关废墟的叙述,替艾略特的《荒原》做了最好的准备。它对法庭和律师这种行业的揭发,不但启示了《城堡》与《审判》,也让「体制之恶」的问题浮上水面。甚至于它那种抽丝剥茧,让真相显露的笔法,也影响后来通俗侦探惊悚小说至巨。当然,这部小说也是狄更斯「城市三部曲」里的最重要作品。

《荒凉山庄》最核心的部分,说的是英国古老的「大法官庭」(Chancery),它是司法体制颟顸、邪恶、无能的象征。狄更斯早年曾在律师事务所当过见习生,对法律体系的虚假不义,律师假借公义之名而行讹诈、欺瞒之事早有了亲身的体验,并在他以前的作品里陆续提及,但在这部作品里则做了全面的揭露。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荒凉山庄》乃是第一本「法律小说」。

小说一开始,狄更斯就细细描述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披天盖地的氛围,而雾即是司法的象征。

在小说里,英国的「大法官庭」受理了一桩遗产诉讼官司,法官和律师们围绕着这个案子,像兀鹰般的用诡辩、拖延等各式各样的方式,分享着这个案子的利益,最后纠缠数十年,期待从这个案子得到遗产利益的,死的死,疯的疯,案子在耗尽了遗产后,才自动「永远结束」。

而除了这起遗产官司外,它还骈生出了另一条轴线,那就是一个戴洛克男爵(LeicesterDedlock)的妻子,早年曾经失足,与一个上尉军人生下私生女艾瑟萨莫森(EstherSummerson)。艾瑟纯真善良,后来和一对表兄妹被与该遗产案有关的「荒凉山庄」主人约翰詹狄士(JohnJarndyce)收为「被监护人」。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男爵夫人的私生子丑闻被那一群律师兀鹰得知,於是刨根究柢的扒粪遂告开始。他们并不只是为了邪恶的好奇,而是要藉此来对男爵夫妇威胁图利。在整个过程里,他们无所不为,包括整死了无辜的流浪少年,藉着挑拨分化而剥夺着许多人际关系,最后是其中的一名律师被他所利用的人杀害,男爵夫人离家出走,死於风雪中,而那起遗产官司也因诉讼标的被完全耗光而自动结案。

《荒凉山庄》里有关司法和律师为恶的这个部份,狄更斯其实已展现出无比的透视力。在这里他看到了司法权力在自我不断生产后,已自动的成了一匹邪恶的怪兽。它肆无忌惮的吞噬着一切与它有关的人与事。那是一种体制化之后的暴力与邪恶之源。它已非关个人的是否善良,而成了一个自动化的机制。狄更斯对恶律师的那些精准描述,以及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体制性邪恶」,单单这个部份,就足以让这部作品不容或忘。

而做为人道写实主义高峰的狄更斯,当然不会只停留在这种消极的层次上。在这部小说里,像「荒凉山庄」男主人约翰詹狄士,私生女艾瑟,以及另一美丽善良的被监护人艾达克莱尔(AdaClare)都是纯真,无机心的正面人物,他(她)们不把人际关系视为一种可以剥削利用的资产,因而心存善念。这是人性的光明之源,穿透了那茫茫黑雾,成了救赎人性的起点。而这种在黑暗里仍能看到光的呈现方式,也正是狄更斯作品的特性。

因此,《荒凉山庄》乃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真正经典之作。

在小说叙事上,它开创出了一种「双重叙述」的表现手法。小说在主乾部份是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而另一部分则由主角之一的私生女艾瑟以自叙方式来表现,它衔接完整,相互呼应,从早期理论家切斯特顿(G.K.Chesterton)到晚近的哈洛卜伦(HaroldBloom)都推崇这是一种高难度、高表现的突破。

而在故事细节上,英国现代警察侦探制度始於一八四二年,比这本小说早了十年,因而对世事知之甚深的狄更斯,遂将现代侦探推理的逻辑用来做为呈现真相的过程,这使得作品的悬疑性大增,只有读到终卷,才有恍然之感。这种把世界视为一个神秘文本而加以细读的推理方式,也使得阅读本身增加了许多悲喜交集的气氛。这也是近代文本理论喜欢把这部小说当做一个范例的原因。

至于最重要的,当然仍在於这部作品在宏观角度上对价值与社会变迁上所做的细部观察和愿景呈现了。它除了指出司法的体制性邪恶和所造成的体制性压迫外;对维多利亚时代那些颓废没落的贵族阶级,以及仰赖贵族的寄食阶级,都做出了罕有其匹的细腻描写,狄更斯文笔之美之准,纵使优秀诗人亦不一定可望其项背。而更独特的,乃是小说里对伦敦贫民窟的「废墟书写」,乃是一种首创,道德与人际关系的败坏,社会的压迫,使得它成了黑雾中的黑暗中心,予人无比的惊惧之感。但也就在看到贵族没落,城市败坏的同时,狄更斯也看到了资本工业文明的新合理性,这种新的合理性,加上书中念兹在兹的善良纯真,遂成了拯救沉沦的起点。当然更别说小说里有关纯真之爱,舍己为人之爱等有关高尚价值的呈现了。

《荒凉山庄》精采好看,它拥有小说一切最好的元素,无论价值视野,小说情节,以及细部的文采,都让人虽然捧着这部超过六十万字的巨着,但却毫无沉重之感。也正因此,当我们读与谈狄更斯的时候,不要避重就轻的疏忽掉《荒凉山庄》了!

96.《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内容简介

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女子在弥留之际,在她死去的孩子身旁,写下了一封凄婉的长信,向作家R诉说了她潜隐了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

由于父亲早逝,女孩与母亲过着深居简出,小市民的穷酸生活。随着时光的沉逝,女孩开始厌弃她与母亲的现实生存状态。女孩十三岁时,邻家搬来了一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作家。对于一个生活天地非常狭小的女孩来说,在另一个大世界里颇有名气、英俊潇洒的作家是一个奇迹,对于女孩来说作家是一个诱人的谜,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把一个十三岁女孩的全部精力一股脑用来窥视作家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孩与迎面走来的作家差点撞了个满怀。无人生阅历的女孩不知道作家对他身边的女性一概投去的那具有吸引力的、既脉脉含情又让人销魂的、天生诱惑者的目光和他那惯有的对女性温柔殷勤的态度并不意味着爱慕,她以为作家的柔情只是给她一个人的,于是从那一刻起女孩的心便永远属于他了。

女孩原先在学校里学习不太认真,但自从作家来了以后,女孩的生活整个变了样。成绩由的中等一跃成为第一名;阅读上千本书,且每天读到深夜,因为她知道作家是喜欢书的;突然坚持不懈地练习钢琴,因为她认为作家是喜欢音乐的;她生怕作家会因为她那条旧学生裙打了一个补丁而瞧不起她,因此每次上楼的时候,总是用书包挡在那个补丁上。

女孩16岁时因母亲改嫁举家迁往异地。她在单相思的苦恋中度过了青春时光。当她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少女的时候,童年时对作家的崇拜和暗恋迅速发展成为炽热的爱恋。为了将来能和他在一起,成年后她独自回到维也纳,每天晚上悄悄来到作家住宅的周围徘徊,默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326.html